业务背景 | |
公司自2005年开始作为博世的研发合作伙伴,西门子合作伙伴协助国内各大主机厂完成产线的建设及改造,于2008年开始与博世加深合作,辐射教育行业,将德国的教育模式推广给国内各大院校,培养汽车行业后服务市场技术人员教育部博世校企合作成功案例有:河北工程大学、南阳理工学院、肇庆学院、厦门技师学院等10余所院校。 于2018年开始自主开发ADAS相关产品,并与海尔集团签订战略协议,除目前已将产品推广至各大主机厂,典型客户有:奇瑞、吉利、北汽、长安等。并结合十四五规划要求、汽车行业需求,推广智慧交通产业学院,智慧交通统涵盖的领域广泛,网络、通信、自动化、传感器、视觉等技术组成了整体智慧交通系统。依托于海尔集团完善的产业生态链资源,结合行业企业岗位群分布,通过专业调研形成典型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设置按照相互间逻辑关系与应用能力族群发展组合,再与对应的当前行业企业认证证书相结合,对应物联网智慧交通行业所需的职业岗位群及其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市场驱动、精准定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由产业需求推动的“岗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建设智慧交通产业学院和完善专业群建设为产教融合新生态提供“一软一硬”两个支撑,通过借助海尔行业生态资源、成立产教融合专委会、搭建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平台的形式提供三个助力,最终打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共建、共享、共赢的产教融合新生态,赋能人才培养,助力产教融合,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营造了良好的的创新创业环境。 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驱动、精准定制”为驱动核心,以人才供给侧“素质与能力”两元素为培养目标,以人才需求侧“市场与岗位”两元素为匹配目标,采用同心驱动、分层递进的方式,将素质、能力培养与市场、岗位需求做三阶段的供需融合,以达到“市场驱动、精准定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 |
典型客户案例 | |
![]() |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拥有百年“电机科”育人积淀,是福建工程学院创办最早的二级教学单位之一,主要面向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面向区域制造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以及装备维护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博士42人,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和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省级人才项目4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高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另引进台籍教师4人,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闽台)五个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2015年开始我公司先后在发动机拆装相关内容和汽车检测相关内容,以及车辆排放等层面与汽车相关专业合作。2018年我公司进入ADAS领域,并与福建工程学院成立联合开发中心 |
![]()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是由1997年成立的机械工程学院和1990年成立的汽车工程学院,于2018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前身是始建于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机械工程系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校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学科创始人为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首任校长周志宏院士(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曾任机械系主任)。目前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系、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汽车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实验中心等教学机构,以及院督导办公室、院党政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等。学院拥有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市级科研平台,同时依托校高等研究院,由国家级人才领导团队分别创立了机器人研究所、先进车用动力研究所等二个校级科研机构。我公司于2018年开始与学校开展零配件VR场景设计开发的合作,通过不断磨合及行业迫切需求双方签订高级驾驶辅助联合实验室。 |